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2年3月,因为制裁俄罗斯,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出现了暴涨,价格比中国贵了十几倍:一立方3块钱人民币和一立方40块钱人民币的差距。目前,中国GDP总量虽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1.13万美元,远弱于欧洲:大约是德国的1/4。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中国贵一倍,欧洲老百姓是可以承受的,但贵十几倍,那肯定承受不起。老百姓怨声载道,政府只能拿出财政资金对天然气进行大幅补贴,但依靠政府补贴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中国在此前,一是由于背靠背的战略伙伴定位,支撑中俄建立了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长期、大量、价格相对稳定的贸易合同关系; 二是为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中方在一定程度上被与美方在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签订了购买大量美国天然气的贸易协定,价格也算公允:略低于欧洲从美国进口的价格。这样,中国就在这纷乱的世界中、在中期的时间里,反而建立起了充裕稳定的天然气供给存储机制。在以上特殊背景下,中国决定大量向欧洲转出口天然气,据彭博社报道,中石化已经在欧洲市场投标成功,拿下了至少3批天然气销售合同,正在准备按照合约把天然气在夏季之前运送到欧洲。据有人粗略计算,中石化转口贸易一船从美国远往欧洲的天然气,将可从中赚取约10亿美元的利润差距。(参见;一棵青木:为压制友邦物价,中国大量向欧洲出口天然气,远方青木微信号,:2022-03-24)

政府采购、国企采购,属于真正的公共信用。由于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很讲信用,国际贸易伙伴也讲信用,当然也伴随国力上升等因素,使中国和气生财“意外”赚钱了。期盼中国政府和国企,在国内的经济活动中,也能带头讲信用,不要欺负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 政府部门更不能搞异化的泛化信用,中国的可与国际接轨的信用建设,才能有望方向正确地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改善。

此事让人们真切地看到,和气生财,信用真的很值钱!

 

话题:



0

推荐

汪路

汪路

17篇文章 66天前更新

上海立信学院客座教授、西南财大光华赤信研究所主任、财新专栏作家、保理专委会学术委员、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顾问等。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琦玉大学(日本),获理学学士及社科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博士后研究导师。 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安徽分行、统计司、货币政策司、征信管理局、驻欧洲(英国伦敦)代表处、征信中心。 获金融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数次;有内部及公开论文、演讲数十篇。 专著《征信:若干基本问题及其顶层设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

文章